陸地冰壺業余技術等級標準(試行)
陸地冰壺業余技術等級標準(試行)
為推動全民關注2022北京冬奧會,為冬奧會加油助力,陸地冰壺應運而生,將借此契機推廣普及冰壺運動,并為專業人才的儲備做出貢獻。
陸地冰壺運動是冰壺運動的衍生產品,被稱為簡易冰壺運動,除場地外最大程度地繼承了冰壺的運動屬性。冰壺被稱作“冰上國際象棋”,這一比喻也很好地詮釋了陸地冰壺的神秘與高雅。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鼓勵積極參與陸地冰壺運動,提高運動技術水平,規范陸地冰壺業余技術等級管理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由“中國冰壺協會陸地冰壺委員會”制定“陸地冰壺業余技術等級標準”。
第二條 中國冰壺協會陸地冰壺委員會制定頒布陸地冰壺各個級別等級標準,授予技術等級稱號。
第三條 等級稱號由高到低分別為: AAA級、AA級、A級、B+級、B級、C+級、C級、D+級、D級。共九個級別。
第四條 陸地冰壺業余技術等級的申請、考核、審批、授予,應當遵循公開、公正、高效原則,依照規定的權限、范圍、條件、程序、期限進行。
第二章 申 請
第一條 D級申請標準
已參與陸地冰壺業余訓練;已熟悉賽場禮儀、比賽流程;已了解規則;已掌握正確發壺要領且動作標準。可以申請該等級稱號。
第二條 D+級申請標準
已具備上一級別證書。已參加過區縣級業余陸地冰壺比賽;對于賽場禮儀、比賽規則應用較好;可以判斷初步比賽結果;在考核“防守區域放壺”技術中,成功率達到50%。可以申請該等級稱號。
第三條 C級申請標準
已具備上一級別證書。多次參加區縣級業余陸地冰壺比賽;對于賽場禮儀、比賽規則應用熟練;可以準確判斷比賽結果;在考核“得分區域放壺”技術中,成功率達到50%。可以申請該等級稱號。
第四條 C+級申請標準
已具備上一級別證書。經常參加區縣級業余陸地冰壺比賽;適應賽場出現的各種變化;準確判斷比賽結果;在考核“防守區域放壺”技術中,成功率達到60%;在考核“得分區域放壺”技術中,成功率達到60%;考核“擊打”技術中,成功率達到60%。可以申請該等級稱號。
第五條 B級申請標準
已具備上一級別證書。參加過地市級業余陸地冰壺比賽;完全適應賽場出現的各種變化;能夠處理比賽爭議;在考核“防守區域放壺”技術中,成功率達到70%;在考核“得分區域放壺”技術中,成功率達到60%;考核“擊打”技術中,成功率達到60%;考核“傳擊”技術中,成功率達到50%,能夠使用“雙飛”技術。可以申請該等級稱號。
第六條 B+級申請標準
已具備上一級別證書。多次參加地市級業余陸地冰壺比賽;能夠輕松處理比賽爭議;在考核“得分區域放壺”技術中,成功率達到70%;考核“擊打”技術中,成功率達到70%;考核“傳擊”技術中,成功率達到60%;熟練使用“雙飛”技術;能夠使用“打甩”技術。可以申請該等級稱號。
第七條 A級申請標準
已具備上一級別證書。經常參加地市級業余陸地冰壺比賽;考核“粘”的技術中,成功率達到60%;能夠運用一側弧線技術完成“得分區域放壺”,成功率達到60%;熟練使用“雙飛”技術和能夠使用“打甩”技術并達到戰術要求,成功率達到60%。可以申請該等級稱號。
第八條 AA級申請標準
已具備上一級別證書。參加過全國業余陸地冰壺比賽;考核“粘”的技術中,成功率達到70%;能夠運用雙側弧線技術完成“得分區域放壺”,成功率達到60%;熟練使用“雙飛”技術和能夠使用“打甩”技術并達到戰術要求,成功率達到70%。可以申請該等級稱號。
第九條 AAA級申請標準
已具備上一級別證書。多次參加全國業余陸地冰壺比賽;熟練運用雙側弧線技術完成“得分區域放壺”,成功率達到70%并完成戰術要求。可以申請該等級稱號。
第十條 具備AAA級別將作為專業冰壺運動員的人才儲備,由陸地冰壺委員會向中國冰壺協會推薦備案。
第三章 申請說明
第一條 集體申請《陸地冰壺業余技術等級申請表》見附件一
一、在區縣級陸地冰壺比賽中取得前三名的,由所屬單位進行一次性集體申請。申請級別為第二名、第三名申請C級;第一名申請C+級。
二、在地市級陸地冰壺比賽中取得前六名的,由所屬單位進行一次性集體申請。申請級別為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第六名申請B級;第一名、第二名申請B+級。
三、在全國性陸地冰壺比賽中取得前八名的,由所屬單位進行一次性集體申請。申請級別為第五名、第六名、第七名、第八名申請A級;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申請AA級;第一名申請AAA級。
第二條 個人申請《陸地冰壺業余技術等級申請表》見附件二
將《陸地冰壺業余技術等級申請表》 填寫完整,將申請材料遞交所屬單位加蓋公章,由所屬單位根據申請級別提交相應的審核、審批單位,申請等級。
陸地冰壺委員會及所屬各級協會將根據審核級別授權,不定期舉辦“陸地冰壺業余技術等級”考核。通過考核的憑《陸地冰壺業余技術等級考核記錄單》見附件三,可即刻申請相應等級。
第三條 申請材料
申請材料包括填寫完整的《陸地冰壺業余技術等級申請表》和成績證明。成績證明為比賽秩序冊、成績冊及獲獎證書等有關材料。
以競賽名次為條件提出申請的,以取得成績時間為準。在取得成績三個月內提出申請,超過期限的不予受理。
第四條 各級別適用的器材、場地
一、D級、D+級、C級、C+級,適用于簡易及中級賽道。賽道場地(一條賽道)要求:長度11—15米,寬度不少于2米。
簡易賽道:為噴繪布材質,可以移動。壺體為塑料塑膠復合材質,帶滑輪。
二、B+級、B級,級適用于中級賽道。賽道場地(一條賽道)要求:長度11—15米,寬度不少于2米。
中級賽道:為地膠材質,固定于地面。壺體為塑料塑膠復合材質,帶滑輪。
三、A級、AA級、AAA級,適用于高級賽道。賽道場地(一條賽道)要求:長
度23—32米,寬度不少于3.6米。
高級賽道:仿真冰材質,固定于地面。壺體為石材材質。
第四章 審 批
第一條 陸地冰壺業余技術等級審批權實行授權、分級管理。
第二條 中國冰壺協會陸地冰壺委員會考核、審批AAA級、AA級、A級。
第三條 中國冰壺協會陸地冰壺委員會授予各省市、自治區體育局及各地方協會B+級、B級、C+級、C級、D+級、D級考核、審批權。
第四條 各省市、自治區體育局及各地方協會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可以將C+級、C級考核、審批權授予地(市)級體育行政部門,可以將D+級、D級考核、審批權授予縣(區)級體育行政部門。
第五條 各省市、自治區體育局、各地方協會及其授權的地(市)級體育行政部門和縣(區)級體育行政部門只限于授予本行政區域管轄范圍內的相應等級。
第六條 根據實際情況,中國冰壺協會陸地冰壺委員會可以授權其他單位在一定范圍內考核、審批B+級、B級、C+級、C級、D+級、D級。同時,各省市、自治區體育局、各地方協會可向中國冰壺協會陸地冰壺委員會提出考核、審批申請。
第七條 審批期限
一、審核單位應當在收到申請材料后一個月內完成審核工作。遇到提交的申請材料不齊全、不符合規定的,審核單位應當一次性告知其應當補足的全部材料;不符合條件的申請,審核單位應當說明理由,并將申請材料退還申請人所屬單位。
二、對符合條件的申請,審批單位將授予等級的申請人姓名、性別、單位、等級稱號等信息進行公布。
(一)對授予A級、AA級、AAA級的,在中國冰壺協會陸地冰壺委員會官方網站公布。
(二)對授予B+級、B級的,在審批單位轄區或系統內公布。
(三)對授予D級、D+級、C級、C+級的,在申請人所屬單位公布。
中國冰壺協會陸地冰壺委員會及授權的其他審批單位留存一份其授予等級申請的《陸地冰壺業余技術等級申請表》等有關資料,存檔備案。
第八條 被授予等級的申請人獲得相應等級證書。
第九條 等級證書由中國冰壺協會陸地冰壺委員會統一設計、印制,免費提供。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第十條 A級、AA級、AAA級證書,由中國冰壺協會陸地冰壺委員會發放;B+級、B級證書由中國冰壺協會陸地冰壺委員會授權的各省市、自治區體育局及各地方協會審批單位發放;D級、D+級、C級、C+級證書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體育局授權的地(市)級體育行政部門、縣(區)級體育行政部門審批單位發放。
第十一條 等級證書應當清楚寫明被授予等級申請人的姓名、性別、身份證號碼、比賽成績、比賽名稱、時間和地點及證書編號等有關信息,蓋審批單位印章后生效。
第五章 其 他
第一條 陸地冰壺委員會授權的審批單位依據本辦法,可以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自行制定包括具體授權單位、等級稱號申請程序等內容的《陸地冰壺業余技術等級標準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報陸地冰壺委員會備案后施行。
第二條 陸地冰壺委員會不定期對等級稱號審批單位進行監督檢查。
第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審批單位的上級機關應撤銷已授予的等級并對審批機關做出處理。
一、超越權限授予等級的。
二、違反規定程序授予等級或者超越權限的。
三、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不予受理或超出期限的;對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授予等級的。
四、對提交的申請材料不齊全或不符合規定,沒有一次性告知申請人必須補足全部內容的;未說明不受理等級申請或不授予等級稱號理由的。
五、審批單位頒發等級證書,擅自收費的,除責令退還非法收取費用外,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六、工作人員審核、審批、授予等級或實施監督檢查,索取或收受他人財物或者謀取其他利益的,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對違反的審批單位,上級機關暫停該單位一至三年審批權。審批權暫停期間,由上級機關代為行使。暫停期滿后,根據整改情況上級機關做出恢復審批權或延長暫停審批權期限的決定。
第四條 申請補辦等級證書的,由原申請單位提供書面申請和相關證明材料,經審批單位批準后,方可補辦。
第五條 根據冰壺和陸地冰壺運動在各地區的開展、發展情況,等級標準每四年修訂一次;特殊情況可臨時修訂。
第六條 本辦法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級體育行政部門及運動
- 上一篇:陸地冰壺新成果 校園推廣助冬奧 [2020-05-05]
- 下一篇:全民皆“冰”|陸地冰壺落地水立方,引領冬季新時尚 [2020-05-05]